蘿卜的貯藏特性
一、貯藏特性
蘿卜喜冷涼多濕的環(huán)境條件,無生理休眠期,在貯藏中遇適宜條件便發(fā)芽抽薹,引起糠心。
采后貯藏期間,由于空氣濕度低、溫度高以及機械損傷都能促使糠心加劇。發(fā)芽和糠心會使肉質根失重,養(yǎng)分減少,組織變軟,風味變淡,品質降低。所以,防止發(fā)芽和糠心是貯藏好蘿卜的首要問題。此外,蘿卜表皮層缺乏蠟質、角質等保護層,保水力差,容易蒸散脫水。貯藏時必須保持低溫高濕的條件。但又不能受凍,蘿卜在一l℃左右即受凍害,因此通常以貯溫為0-3℃、相對濕度為95%左右為宜。蘿卜組織的特點是細胞和細胞間隙都很大,具有高度的通氣性,并能忍受較高濃度(8%左右)的 CO2,這與肉質根長期生活在土壤中形成的適應性有關。因此,在貯藏過程中也可以適當用于氣調貯藏方法。
二、品種、采收時間及采后處理
貯藏的蘿卜以秋播的晚熟品種耐藏性較好,如北京的心里美、青皮脆,天津的衛(wèi)青。一般來說,白皮蘿卜耐藏性較差;青皮蘿卜耐藏性好;紅皮的介于中間。
貯藏用的蘿卜要適時播種,華北、東北地區(qū)農諺說“頭伏蘿卜、二伏菜”。霜降前后適時收獲就能獲得優(yōu)質產品。
收獲時隨即擰去蘿卜的纓葉,就地集積成小堆,覆蓋菜葉,防止蘿卜失水及受凍。如窖溫及外溫尚高,可在窖旁及田間進行預貯,堆積在地面或淺坑中并覆蓋一層薄上,待地面開始結凍時入窖。人貯時要剔除有病蟲傷害及機械傷的蘿卜,因為受傷的在貯藏中容易變黑腐爛。此外,為了防止發(fā)芽和腐爛,有些地區(qū)在入貯時要削去莖盤(削頂),并沾些新鮮草木灰。但留種用的蘿卜不能削頂或刮芽。